<address id="vpf7t"></address>

      <address id="vpf7t"></address>

                <address id="vpf7t"></address>

                  <form id="vpf7t"></form>

                  溫而知之的作文 (900字~1000字)

                    孔子曾經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習以前的知識而得到新的心得體會,雖然身處信息時代,網絡遠程教學,電子學習用品等普及大眾……但是要想獲取知識,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古人的方法依然不失為一種有效方式。
                    溫故而知新一直是古今中外的大師們的進步的保障。孔子作為中華民族萬師祖表,當他讀到《易經》時論語上說他“孔子讀易至委編三絕”看來孔老夫子不停地溫習反復看《易經》以至于委編斷了好幾次,相信孔夫子就是通過溫習中不斷涌現出的新認識才成就其偉大。當然還有愛迪生,法拉第這些外國著名的發明家、科學家,反復做同一試驗,從每次試驗中汲取經驗。雖然他們一直失敗,但他們正是從失敗中發現新的問題所在,才取得了最終的成功。可以說設有溫故在而知新,一個人是沒法成功的。溫故能讓大學者們摘得學術皇冠上明亮的明珠,對于我們這些學生亦然是同等重要。記得外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次記憶方面的統計,發現人類的記憶在最初的那段時間里幾乎以直線陡直地下降,最后能夠在腦海里的所剩無幾了。從這個統計就知道,及時的溫故是非常必要的。溫故不僅僅讓你重拾以前的記憶,并且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審視還能讓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溫故不是守舊,它也能有助于創新……所以在學習的途中,不僅是來斷地汲取新的營養,更是從中回味中品嘗出那不一樣的滋味。
                    要想溫故,要想有效果,首先要有目的性,如果你只是形式主義,那你就像小和尚念佛一般,形式上是溫故,實則做做樣子更談什么知新了。其次,要想溫故能知新,那就要多角度,多思考,在重新了解到以前的學習要點之后,能從多個角度思考,也許新的認識就從腦海中形成。易中天就是這樣,通過來斷地溫故《三國演義》。從多方面去讀人物,最終寫出了飽受歡迎的《易中天品三國》,我想這一定與其多方面的思考是離不開的。
                    但是一味的溫沒用的,只有通過不斷加料的湯才能是鮮湯。清朝的嘉慶皇帝是要求嚴格,品德高尚的統治者。可他就只知溫故,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以列祖先皇作為標準,不以當時已經崛起的各路西方列強制度為標準,最終成為沒有作為的君主。
                    如今社會功得化是趨嚴重,人們看重的是那些成效快的方式,而溫故卻需要大量時間才能知一個不錯的新的知識。學習上我們也只是一味地看分數,固定思維,定答案。創新應該是一個民族所需要的,只有不停地溫故、學習,民族才能崛起!

                   



                  【漢語大辭典】寫作助手,下載網址:http://www.box24news.com/softdown.htm

                  作文

                  更多內容請查看【漢語大辭典】。關于溫而知之的作文,如有疑問,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Copyright(C)2017 漢辭網 版權所有 可搜索 微信公眾號:hydcd_com 加入我們 Email:QQ郵箱 QQ:7117780
                  軟件著作權登記號:2005SR02359 備案號:滬ICP備09016276號 手機版
                  米乐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