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詩詞】可查詢古詩詞93535首,含有標題、作者、年代、體載、類別、內容和賞析等。是一部最大的中國古詩大全軟件。
請先選擇查詢方法,可按標題、內容、條件或綜合搜索(即標題+條件)。
也可按“年代、作者、體載、類別”篩選出要找的詩詞。
如輸入標題“靜夜思”或輸入詩詞內容“床前明月光”或選擇條件“唐、李白”,均可查詢到同一首詩詞。同理,重置后,點條件,在“任意作者”中,選擇
或輸入“毛澤東”,即可搜索到“毛澤東詩詞”。
按內容查詢時,只要輸入連續的兩到三個漢字即可,結果用紅字標出。
如需朗讀,只要用鼠標選中它,右擊,點朗讀,即可讀出選中的內容。

下載網址:http://www.box24news.com/softdown.htm
毛澤東詩詞精選:
No.001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猷。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詞牌)∶由東漢的沁水公主園得名。
長沙∶1913-1918毛澤東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學校。
同學少年∶毛澤東于一九一八年發起新民學會,入會有蔡和森、何叔衡。
猷∶勁
返回目錄
No.002
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
一九二七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鶴知何去?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題解∶此詞意景可對照王維的《江漢臨眺》∶“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菩薩蠻(詞牌)∶唐朝女蠻國進貢者。他們梳有高高發髻,戴金飾帽子,掛珠玉項圈。
黃鶴樓∶長江南岸武昌。傳仙人子安騎黃鶴過。唐崔(景頁)的《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龜蛇∶龜山在漢陽;蛇山在武昌。
酹(lei4)∶祭奠,澆酒于地。蘇軾《念奴嬌》∶ “一樽還酹江月”。
返回目錄
No.003
毛澤東《西江月·井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jing1)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威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西江月(詞牌)∶李白《蘇臺懷古詩》∶“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井崗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東部,方圓五百里。
返回目錄
No.004
毛澤東《清平樂·蔣桂戰爭》
一九二九年秋
風云突變,軍閥重開戰。
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梁再現。
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收拾金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蔣桂戰爭∶蔣介石—桂系李宗仁戰爭(1929年2月)
一枕黃梁∶唐沈既濟《枕中記》之盧生。
汀江∶流經福建長汀,上杭。
金甌∶古喻國家江山完整無缺
返回目錄
No.005
毛澤東《采桑子·重陽》
一九二九年秋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采桑子(詞牌)∶本于古樂采桑曲。
重陽∶陰歷9月初9。
人生易老天難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返回目錄
No.006
毛澤東《如夢令·元旦》
一九三零年冬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如夢令(詞牌)∶唐莊宗詩句“如夢、如夢”
寧化、清流、歸化∶于福建
返回目錄
No.007
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一九三零年冬
漫天皆白,雪里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處?
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
十萬工農下吉安。
減字木蘭花∶由《木蘭花令》減字變韻而成。
廣昌∶江西南豐縣南,汝水上游西北岸。
吉安∶江西中部。
返回目錄
No.008
毛澤東《蝶戀花·從汀洲向長沙》
一九三零年夏
六萬天兵征腐惡,
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
贛水那邊紅一角,
偏師借重黃公略。
百萬工農齊踴躍,
席卷江西直搗湘與鄂。
國際悲歌歌一曲,
狂飆(biao1)為我從天落。
蝶戀花(詞牌)∶又稱“鵲踏枝”,宋晏殊改之。
題解∶作于1930.6進攻南昌后不久
鯤鵬∶《莊子逍遙游》∶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黃公略∶1898-1931。1928參加平江起義,1930任紅三軍軍長;六月,編入第一軍團。1931年10月犧牲。
返回目錄
No.009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一九三一年春
萬木霜天紅燦漫,
天兵怒氣沖霄漢。
霧滿龍崗千嶂暗,
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
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
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原注】
【原注】∶關于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西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國語周語》∶“昔共工棄此道也,虞于湛樂,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墜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禍亂并興,共工用滅。”(韋昭注∶“賈侍中[按指后漢賈逵]云∶共工,諸侯,炎帝之后,姜姓也。顓頊氏衰,共工氏侵陵諸侯,與高辛氏爭而王也。”)
《史記》司馬貞補《三皇本紀》∶“當其(按指女媧)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
毛按∶諸說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訓》,共工是勝利的英雄。你看,“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西南,故水潦塵埃歸焉。”他死了沒有?沒有說。看來是沒有死。共工確實是勝利了。
漁家傲(詞牌)∶本于晏殊詞∶“神仙一曲漁家傲。”
第一次大“圍剿”∶1930年蔣介石在結束與馮玉祥、閻錫山戰爭后,進攻贛南,閩西的中共中央根據地。
張輝瓚∶國民黨第十八師師長,圍剿前線總指揮。
返回目錄
No.010
毛澤東《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頭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聲急,
枯木朽株齊努力。
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
七百里驅十五日,
贛水蒼茫閩山碧,
橫掃千軍如卷席。
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
第二次大“圍剿”∶1931.5.10 至 5.30。何應欽為總司令,總兵力二十萬。
白云山∶在江西吉安、 東固。
飛將軍∶《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
為營步步∶蔣介石在第二次大圍剿采用“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方法。
返回目錄
No.011
毛澤東《菩薩蠻·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
誰持彩練當空舞?
雨后復斜陽,
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
彈洞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大柏地∶江西瑞金城北
返回目錄
No.012
毛澤東《清平樂·會昌》
一九三四年夏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
顛連直接東溟。
戰士指看南粵,
更加郁郁蔥蔥。
會昌∶1930.1 紅四軍從閩西 轉入江西南部會昌 縣,開辟贛南根據地。
郁郁蔥蔥∶《后漢書·光武帝紀》∶“氣佳哉,郁郁蔥蔥然!”
返回目錄
No.013
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
一九三五年夏冬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夕陽如血。
憶秦娥(詞牌名)∶李白詩∶“秦娥夢斷秦樓月。”
婁山關∶遵義縣之北. 從貴州入四川的要道。工農紅軍 長征中,1935年1月4日深夜占領遵義。
婁山關(激戰)∶ 遵義城外,長征以來第一次勝利。
返回目錄
No.014
毛澤東《十六字令》
1934年到1935年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原注】。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天欲墜,賴以拄其間。
【原注】∶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
題解∶作于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
鍔∶劍鋒。
天欲墜,賴以拄其間∶《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返回目錄
No.015
毛澤東《七律·長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一九三四年十月從江西、福建出發,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陜北。行軍二萬五千里。
五嶺∶大庾(yu3)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或稱南嶺。橫亙(gen4)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走泥丸∶《漢書》∶“阪上走丸”。
鐵索∶大渡河上瀘定橋。
岷山∶又稱大雪山,在四川西北,海拔五千米以上。
返回目錄
No.016
毛澤東《念奴嬌·昆侖》
一九三五年十月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原注】,攪得周天寒澈。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
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原注】前人所謂“戰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說的是飛雪。這里借用一句,說的是雪山。夏日登岷山遠望,群山飛舞,一片皆白。老百姓說,當年孫行者過此,都是火焰山,就是他借了芭蕉扇扇滅了火,所以變白了。
念奴嬌(詞牌)∶念奴是唐朝天寶時歌女。
昆侖∶位于新疆于闐 河上源。從帕米爾高原 起,沿新疆西藏邊界向東延伸,最高峰公格爾山,海拔7719公尺,是我國最大的山脈之一。
人或為魚鱉∶《左傳·昭公元年》,劉定公說∶“微(沒有)禹,吾其魚乎!”
玉龍三百萬∶見【原注】。“前人”指宋張元。
倚天抽寶劍∶宋玉《大言賦》∶“方地為車,圓天為蓋,長劍耿耿倚天外。”李白《大獵賦》∶“于是擢(zhou2)倚天之劍。”
返回目錄
No.017
毛澤東《清平月·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
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
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
何時縛住蒼龍。
六盤山∶甘肅省南部。
紅旗∶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作“旄頭”。1961年9月改為“紅旗”發表在10月7日《光明日報》影印。
蒼龍∶《后漢書·張純傳》∶“蒼龍甲寅”。注∶“蒼龍,太歲也”。太歲為兇神惡煞,太歲在地上,與天上歲星相應。
返回目錄
No.018
毛澤東《沁園春·雪》
一九四六年二月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原注】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
題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從延安飛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的談判。此間,柳亞子有詩贈毛,毛則作此詞。發表在周恩來的《新華日報》上。
莽莽∶杜甫《對雨》∶“莽莽天涯雨。”
秦皇漢武∶秦始皇,漢武帝。
唐宗宋祖∶唐太宗,宋太祖。
風騷∶自《國風》、《離騷》,泛指文學。
返回目錄
No.019
毛澤東《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一九四九年四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鐘山∶南京中山門外紫金山。
虎踞龍盤∶《三國志》諸葛亮與孫權論金陵說,“鐘阜龍蟠(pan2),石城虎踞。”
慨而慷∶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追窮寇∶《孫子兵法·軍爭篇》∶“窮寇勿追。”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返回目錄
No.020
毛澤東《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斷腸,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柳亞子∶名棄疾,字安如,號亞子。第一次與毛澤東交往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
飲茶粵海未能忘∶柳亞子一九四一年詩寄毛澤東∶“云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品茶。”
索句渝州葉正黃∶指致柳亞子的詩《沁園春·雪》。渝州∶重慶。
牢騷太盛防斷腸∶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亞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華章”)∶“開天辟地君真健,說項依劉我大雄。奪席談經非五鹿,無車彈鋏怨馮灌。頭顱早悔平生賤,肝膽寧存一寸丹!安得南征馳捷報,分湖便是子陵灘。”
分湖為柳亞子家鄉。意為他要回家隱居。毛澤東和的是另一首詩。
昆明∶指北京頤和園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漢武帝在長安鑿的昆明池。
富春江∶指東漢初年,嚴光不愿出來做官,隱居在浙江富春江邊釣魚。
返回目錄
No.021
毛澤東《浣溪沙·和柳亞子先生》
一九五零年十月
一九五零年國慶觀劇,柳亞子先生即席賦《浣溪沙》,因步其韻奉和。
長夜難明赤縣天,
百年魔怪舞翩躚,
人民五億不團園。
一唱雄雞天下白,
萬方樂奏有于闐,
詩人興會更無前。
浣溪沙(詞牌)∶唐教坊(音樂學校)里曲子的名稱。
赤縣∶戰國時稱中國為赤縣神州。
翩躚∶(pian1qian1) 跳舞狀。
一唱雄雞天下白∶李賀《致酒行》∶“雄雞一聲天下白。”
于闐(tian4)∶漢朝西域國名,在今新疆。
柳亞子《浣沙溪》∶
火樹銀花不夜天,
弟兄姐妹舞翩躚,
歌聲唱徹月兒圓。
不是一人能領導,
那容百族共(馬并)闐,
良宵盛會喜空前。
返回目錄
No.022
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島外打魚船。
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
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幽燕∶古幽州及燕國,在今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滔天∶《書經·堯典》∶“浩浩滔天。”
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魏武帝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伐烏桓(huan2),路過碣石山。碣石山在北戴河外,靠近渤海,漢朝時還在陸上,到六朝時已經沉到渤海里了。曹操登臨碣石山,遺傳下來《步出夏門行》組詩,
其第二首∶“東臨碣石,以觀蒼海。”
蕭瑟秋風∶曹操《步出夏門行》第二首∶“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返回目錄
No.023
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
一九五六年六月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
水調歌頭(詞牌名)∶水調本為一曲子。歌頭∶曲子開頭部分。
游泳∶一九五六年六月一日,毛澤東從武昌游過長江到達漢口。六月三日,第二次游過長江,從漢陽穿過長江大橋橋洞到武昌。四日,第三次游過長江,也從漢陽到武昌。
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三國吳孫皓時民謠∶“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反對孫皓從建業遷都到武昌。)
子在川上曰∶《論語·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巫山云雨∶宋玉《高唐賦》,稱楚襄王夢見神女,神女說她“旦為行云,暮為行雨。”
天塹(qian4)∶南北朝的陳朝的孔范,稱長江為天塹。
西江石壁∶指長江西部的一道攔河壩。
返回目錄
No.024
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
1957年5月11日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原題∶《游仙》
李淑一∶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師。
楊∶楊開慧(一九三零年紅軍退出長沙后為軍閥何健所殺)。
柳∶柳直荀,毛澤東之友。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戰役中犧牲。
吳剛∶《酋陽雜俎》∶漢朝西河人吳剛,學仙犯錯,被罰在月宮砍桂樹。樹高五百丈,剛砍過的地方立刻長好,因此他一直在砍。
附∶郭沫若曾將此詞譯成新體詩∶
我喪失了楊,你喪失了柳,
楊柳的忠魂,向月夜高空飄飄走。
吳剛啊,你有什么來款待他們呢?
吳剛捧出了他的桂花酒。
寂寞的嫦娥展開長袖,
為了安慰忠魂,在萬里長空翩翩起舞。
他們忽聽到人間降龍伏虎的消息,
那激動的淚水啊, 剎時間化為一天大雨。
無怪乎毛澤東在1958年3月20日說∶“我反正不讀新詩,除非給我一百塊大洋。”
摘自《毛澤東詩詞全集》 (劉濟昆 編,香港昆侖制作公司 出版,1990年)。
(華盛頓大學 林瑋供稿 <WLIN@U.WASHINGTON。EDU>)
返回目錄
No.025
毛澤東《七律二首·送瘟神》
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
讀六月三十日《人民日報》,余江縣消滅了血絲蟲。浮想聯翩,夜不能寐。微風拂曉,
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天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其二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余江縣∶在江西。
枉自多∶杜甫《征夫》∶“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
華佗∶三國時名醫。
遺矢∶遺屎。《史記·廉頗列傳》∶使者誑報道∶“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
傾之,三遺矢矣。”
鬼唱歌∶李賀《秋來》∶“秋墳鬼唱鮑家詩。”
盡舜堯∶《孟子·告天下》∶“人皆可以為舜堯。”
紅雨∶桃花雨。李賀《將進酒》∶“桃花亂落如紅雨”。
三河∶黃河、淮河、洛河。泛指河流。
返回目錄
No.026
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王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逝川∶指時間。《論語·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菽∶豆類。
返回目錄
No.027
毛澤東《七律·登廬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籠四百旋。
冷眼向陽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云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
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三十五里,有近四百處轉彎。
九派∶長江到瀏陽(九江)分九條支流,稱九派。
陶令∶陶淵明。曾作彭澤令八十八天。
桃花源∶陶淵明《桃花源詩并記》。
返回目錄
No.028
毛澤東《七絕·為女民兵題照》
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
颯爽英姿五尺槍,
曙光初照演兵場。
中華兒女多奇志,
不愛紅裝愛武裝。
返回目錄
No.029
毛澤東《七律·答友人》
一九六一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
九嶷山∶《史記·五帝本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狩”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即九嶷山)。
帝子∶指唐堯的兩女娥皇與女英言。《楚辭·九歌》中有詠湘夫人之歌,《湘夫人》首句∶“帝子降兮北渚。”
芙蓉國∶指湖南省。唐譚用之有“秋風萬里芙蓉國”。
長島∶桔子洲。
返回目錄
No.030
毛澤東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云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李進∶即江青。
返回目錄
No.031
毛澤東《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憤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背景∶此詩作于中共與蘇共分裂公開化之時。
鬼蜮∶妖怪變成人叫鬼蜮。
返回目錄
No.032
毛澤東《七律·冬云》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喜歡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背景∶此詩作于中共公開指責蘇共赫魯曉夫為修正主義。當時蘇聯撤出古巴導彈(受到中共的嘲笑);對中國加緊逼債,撕毀了所有互助合同;蔣介石在沿海一帶也加緊反攻大陸的活動。
羆∶或稱人熊,比熊大。
返回目錄
No.033
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背景∶蘇共在六二年二十二大以后,與中共矛盾加劇。在中印邊境沖突時,軍事上支持印度。從這一年十一月起,蘇共赫魯曉夫指揮歐洲五個黨圍攻中共。中共發表了著名的“九評”,與蘇聯公開決裂。一九六四年在中國爆炸第一顆原子彈時,赫魯曉夫也剛好下臺。
螞蟻緣槐夸大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有個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夢見自己在“大槐安國”當了駙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來才知是夢。后來他在屋后發現一個白螞蟻穴,還建有王城,原來這就是“大槐安國”。
蚍蜉撼樹談何易∶唐韓愈《調張藉》∶“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西風落葉下長安∶唐賈島《憶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園。秋風生渭水,落葉下長安。”
鳴鏑∶響箭,漢匈奴的武器。古喻落葉如中箭敗陣。
返回目錄
No.034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一九六二年十二月
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卜算子(詞牌)∶駱賓王詩用數名,人稱卜算子。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取賣卜算命的意思。
陸游詠梅詞∶陸游作詞萬余首,詠梅的有百首以上。毛澤東指的是下面一首∶
陸游《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輾作塵,
只有香如故。
返回目錄
No.035
毛澤東《虞美人》
1920年
堆來枕上愁何狀,
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
無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曉來百念皆灰燼,
倦極身無憑.
一勾殘月向西流,
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返回目錄
No.036
毛澤東《賀新郎》
一九二三年底
揮手從茲去。
更那堪凄然相間,苦情重訴。
眼角眉稍都似恨,熱淚欲零還往。
知否會前書語。
過眼滔滔云共霧,算人間知己吾與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東門路,
照橫塘半天殘月,凄凄如汗。
汽笛一聲腸已斷,從此天涯孤旅。
憑割斷愁思恨縷。
要似昆侖崩絕壁,
又恰像臺風掃寰宇。
重比翼,和云翦。
返回目錄
如有疑問,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謝謝!